孤寒 (吝啬)

回到英国差不多两个星期了,说了两个多月的中文,晒了两个多月的炎阳,现在正处于被逼适应讲英文和吹冷风的阶段。很多朋友都跟我说,自从来到英国以后我变得很孤寒,没有像以前在马来西亚那么大方请客。我承认,但我自豪,因为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花过父母的一分英镑,就连飞回马来西亚的机票也是自己出的。以前大方因为花的不是我的钱,现在孤寒因为花的是自己的钱。

对于花钱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不想要别人的认同,只是纯粹想要分享。我赞成身为学生不应该乱花钱,而我绝对不是一个乱花钱的人,我不爱奢侈品,看到心头好纵使有冲动想买,看了价钱牌就会立刻一百八十度,唱着周杰伦的珊瑚海(转身离开)。但我得承认我对个人的味蕾还是照顾周到,所以在食物上花得挺多的,看我的身材就知道。我喜欢请客,当然不是那种几百令吉的,就只是当大家去咖啡店,老板拿了饮料过来,我就会把钱掏出来,然后跟大家说不必还;或者是去吃饭,还钱的时候朋友说带不够钱想跟我借,我就会说不要紧我请你。除非是感情太好或者是太久没见面的朋友,那么五十一百我也不会介意。

有个朋友说我这样花父母的钱不好,我赞成。但我想说的是有哪个人不花父母的钱?就像我之前有写过的,就算出来工作以后,汽车和房屋,人最基本的住和行,又有几个人可以不靠父母就能拥有的呢?不想花父母的钱是因为长大思想成熟了,还是觉得不想欠父母更多?(这里说的不包括家境不好的朋友,因为他们被逼适应了这种情况)如果是前者,那恭喜你真的是长大了;如果是后者,我想说孩子欠父母的是不可能还清的,你纵有很大的成就,追根溯底,没有父母就不会有你。既然这已经是事实,那就无需顾虑欠多欠少,只要以后父母老了,当他们伸手向你要钱的时候,你也会很爽快的给他们。更何况,你们有没有想过,当父母看着孩子们紧衣缩腹的生活着,他们是多么的心疼啊!

以前我很简化的把人归类为三种,第一个就是不介意请客,也不会计较一毛几角;第二个就是我不会请你,但也不会接受你来请我;第三个就是你请,我很乐意,但我绝对不会请客。但越长越大,就会发现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复杂。有的人会从朋友身上赚钱,然后一个转身去请对他有帮助的人;有的人嘴巴上说随便不介意,然后扮很大方的请客,其实心里是一千万个不愿意。也可能是我把人想得太复杂,其实大家都有一颗很纯粹的心。

我爸是遇到熟人或者亲戚就会争着还钱的那种,那时候我很好奇的问他,你每次都争着还钱不是很吃亏吗?他说并不是对每个人都这样,就只是对那些他真心想请客,或者是他觉得值得的人才这样。而我跟他的想法也大同小异,只要我觉得值得,而且又在我能力范围内,我都不介意请客,只要大家开心。不过来到英国后,马币换英镑的兑换率实在是让人咋舌,我每天都只是粗茶淡饭,对自己都孤寒了,所以对其他人也很难大方了。

爱情

爱情 只不过是一段人际关系 却消耗着我们几乎全部的精力 它很复杂

有时是绝不退让的守护    有时是毫无保留的信任

有时是固执到底的抉择    有时是默默付出的坚持

有时是一心不二的忠诚    有时是不顾一切的原谅

有时是豁达大度的包容    有时是山盟海誓的承诺

有时是承受所有的勇气    有时是彻彻底底的退让

有时是难以自拔的情欲    有时是持续不断的牺牲

有时是知难而进的决心    有时是真心感动的付出

有时是勇敢说不的底气    有时是接踵而来的挑战

有时是义无反顾的信念    有时是嘘寒问暖的关心

简单到 你只要对自己百分百诚实

你就会知道 谁是你的一辈子      ~~《钱多多炼爱记》

而我希望 你 就是我的一辈子

华文考试

最近一个华文考试因为试题的难度与学生的程度不符而闹得满城风雨,报纸还刊登了就算是两位华文博士给出的答案也是不一致的报道。我本身也尝试去做了几道题,小学的试题我竟然还会有不肯定的答案,实在有些许的惭愧,所以我可以感受得到那些应届考试考完的一刹那是作何感受。我个人是觉得出题者太不体贴,但考卷都已经交上去了,报纸大肆报道,网民们在网上当键盘英雄,难道就会重考吗?

在这里我想要探讨的是那些投诉的人真正在乎的是什么。华文教育的发展?还是孩子或自身成绩的影响呢?我知道两者皆有之,但在这个什么都向钱看,向文凭看的社会,我觉得后者居多。我举个自身的例子,还记得几年前当我还在考A lvl的时候,生物第四张考卷太难了,难到那种一题八分的题目,我连六个句子的答案都写不出。考完试后才发现大部分的考生也有同感,而报纸也有关于这个考试的报道,但当然没有像这次华文考试那样夸张。重点是,成绩公布后我竟然很神奇的拿到A*,而我也不再埋怨那张试卷有多难,而是到处去说这样难的考卷我也可以考得很好,请原谅那时年少气盛的我。

我要表达的是,考完试大家觉得试卷很难,应该考不到好的成绩,所以就开始抱怨;成绩出来倘若多数学生都拿到“很好的佳绩”呢,我相信没有人会再像当初一样埋怨了吧!有些在社会知名度高的人,平时都很少发声,但这时却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感觉正义凛然,但还不是因为自己的孩子是考生吗?很多人都打着为华文教育的旗帜,私底下却是为了自己孩子的一纸文凭。

我不懂考卷是怎样改,怎样评分,但我记得中学时老师说过高级数学在学校可以及格,那么在SPM就可以拿到A了;升上大学,我就听说过考完试后讲师开会,如果发现题目有问题或者程度不符等等,那该题目就不会算进考试分数。而我相信这些大型的考试都大同小异的。撇开这些不谈,同龄的学生也会有程度上的区别,我觉得考试就是拿来鉴别学生程度最好的工具。正常逻辑来讲,程度较高的同学如果不会回答,那么程度低的应该也不会,当大家的分数都不好的时候,给分的标准也会跟着降低,所以我相信到最后再难的试卷,拿到A的同学也不少。有人会说大家如果都不会,那么程度差的同学靠猜而猜对的话不是很不公平?那只能说是运气咯,考试往往都是八分靠实力,两分靠运气,剩下的九十分靠努力!

说到底,我小学毕业好多年了,这根本就不干我的事,只是我对华文有一份执着而已。当然我不会应为这样而上街游行,跟出题者辩论什么的,因为我也只是个小小的市民。我能做的只是等着有关单位如何应对这件事情,等着成绩公布的那一天有多少人会拿到华文A,还有等着看明年的试题到底会有怎样的改变,然后在这我个人的小小世界里,写下我的感受,而已……

选择

人越长越大,除了脸上的笑容变得越来越少,朋友聚会聊的话题也渐渐的跟以前不一样了。女生聚在一起不再聊喜欢哪一个男生,哪一个偶像团体,而是等下去哪里做水疗、按摩、喝下午茶……男生聚在一起也不再聊喜欢哪一个女生,打哪一种线上游戏,反而是哪里的房子卖多少钱,哪一辆车子性能如何……

我今天跟一位有五年没见面的中学同学去爬山,当我们聊到现实与钱这个话题,她之前去过山打根做一些保育的工作,所以她跟我说那些非政府组织的森林保育人员们月入不多,但还是可以养妻活儿,他们的逻辑是要看自己想要过些怎样的生活,尽管享受不了奢侈,但简朴也可以心满意足,因为做的都是自己的兴趣。当然,如果兴趣可以融入工作,又挣得了钱,我相信没有人会说不。倘若两者只能选择其一呢?要么做有兴趣的工作挣不了钱,要么挣得了钱但每天都过着千篇一律和无趣的生活,你们的选择会是什么呢?问我的话,我会说先有钱,然后再谈兴趣呗,因为有钱任性,没钱唯有任命。

记得中学时我有跟几个朋友说,让他们选择商科,但那时候读理科的风气盛行,所以也不了了之。但现在那些朋友很多都做关于商科的工作,或者说是跟理科没有关系的工作,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都是自己做的决定自己要负责。“这是我的选择,就算跪着我也要走下去”,这句话大家应该都听过了,多么勉励的一句话,听了整个人立马精神为之一振。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件事情是你想要做的,而且一切都顺利,这句话根本就派不上用场。会说这句话的人,要么是有别的因素在背后影响他的选择,要么就是他寻梦的路上遇到坎坷,严重到在他脑海中闪过一丝放弃的念头。

我有个朋友读了三年的医科,突然发现自己不合适,然后就不干了。我佩服她的勇气,同时也相信她家里有那个能力让她任性。我也有朋友读医科读到很压力,有时会问自己为什么当初选择了这条路,但他们依然选择咬紧牙关,眼泪擦干,继续埋头苦干。这是两个拥有同样的开始,但不一样结尾的故事。在这里我想对前者说,恭喜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对于后者,我想说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下去,你是最棒的!就算医科不是你的梦想,但还是坚持下去,有一天你会苦尽甘来的。

人生就像从槟城驾车去吉隆坡(纯粹一个例子),没有人规定你一定要走南北大道,也没有人逼你走旧路。就算一开始做了选择,并不代表怎样都要走回同样的路,因为我们不知道中途会发生什么事。条条大路通罗马,走远路同样可以到达目的地,有时候可能还会比较快呢!所以说人要懂得变通,追梦不是只有一条路,不要让没必要的思想观念框住自己,往外走,世界更美好!

日新

今天心血来潮想说回母校逛逛,看看这几年到底有什么变化。今天是星期三-制服日,所以差不多全校同学都穿着制服。以前只是学生穿,现在连老师都穿起制服来了,真的是连我都没话说了。男警、女警、童军们依旧在集会,迟到的团员就会被罚拉耳朵或者伏地挺身,只不过地点不再是礼堂前的柏油路,而是排球场。以前大伙儿都在礼堂集会,但现在却换成篮球场,也不懂为什么。之前听说礼堂装修,装了冷气,也重新上漆,可惜上锁了,所以我只能够在门外偷偷看进去,其实什么都看不到。

一路走去办公室,由于我今天穿得很正式,同学们都以为我是老师吧!所以每个看到我都跟我鞠躬然后说老师午安,让我很不好意思,也跟他们鞠躬。我觉得这些只能在传统华校看到吧,有的人可能会说如果不是校长或纪律老师逼着同学们做,他们根本就不会这样。我不否认刚开始时是老师们要同学们那么做,但做着做着也就成了一种习惯。没有人天生下来就懂得礼貌,礼貌也是要慢慢培养的。就算是世界上最有礼貌的日本人,如果他们没有从小就耳濡目染,他们也不会跟你九十度鞠躬的。

遇到了很多以前教过我的老师,最开心的其实并不是她们还记得我的名字,而是看到她们身体健康,脸上依然挂着笑容。想说自己离开学校已经七个年头了,有的老师退休,有的老师升职,以前那张熟悉的桌子,坐着的已经是别的老师了。我最爱的洪老师已经是副校长,虽然还是教着华文,但教的是下午班初中的孩子们。她说怀念以前教高中的日子,因为那时候是跟年轻人说话,现在却要变得幼稚一些些。

现在的经济,哪里还有卖六十仙的菊花水?哪里还有卖一令吉五十仙的面,而且还是吃得饱的那种?有,那就是学校的食堂!如果我呆在家不回英国的话,每天去学校食堂吃,肯定可以省下很多。鸡饭、爪哇面、云吞面、福建面、咖喱面、经济饭,什么都有,而且还有猪肉卖。虽然我的学校是国民型华文中学,但还是有友族同胞来上课,他们从来没有投诉过食堂卖猪肉什么的,大家互相体谅和尊重,我觉得这才是多元种族文化应该有的态度。

想当年我一直在追逐成绩排名奖牌等等,而我在学业、乒乓和数学上都小有成就,但现在看回去觉得这些都不重要了。怀念的都是一起练球的时候,一起想数学题考朋友,看到对方不会然后想得懊恼的时候,一起在换节时去踢足球然后跟老师说要去比赛的时候,还有脖子上挂着一张通行证,去了厕所后要绕学校一周才回班的时候。我真的很庆幸我在这里求学,它让我遇到了我的挚友,还有循循善诱,影响深远的老师。在这里,我要向我的中学-日新国中致敬!